考研初试放榜在即!透过864所招生单位的数据 我们看到…




考研初试放榜在即!透过864所招生单位的数据 我们看到…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474万考生报考,较2022年总体上涨了17万,再创历史新高。考研热度居高不下,报考人数持续走高,考研人将何去何从?2023年1月,新东方发布《2023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解读报告》(下称《报告》),汇总2023年考研864所招生单位的官方招生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考研招生人数呈小幅增长趋势,专业型硕士增长幅度较学术型硕士显著,“双非”院校招生名额普遍增加,“逆向考研”成热门之选。

专业型硕士招生人数增长幅度较学术型硕士显著

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2010-2023年间,中国考研报名人数以平均每年25.7万人的速度增长。而到2021年、2022年,全国报考人数分别为377与457万。2023年全国报考人数达到了474万。

伴随着对考研人数激增的讨论,“考研缩招”也在去年考研报名期间登上热搜,而《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864个考研招生单位总计招考761,763人(不含推免及博士研究生,以下同),较2022年考研非推免招生总人数新增10,245人。

2023年考研招生学位类别占比。

“考研缩招”被热议的背后或许实是招生结构的动态变化。数据显示,2023年学术型硕士新增2,532个招生名额,占总招生名额的37.3%,同比增长0.9%;专业型硕士新增7,713个招生名额,占比62.7%,同比增长1.6%,专业型硕士的预计招生人数占统考招生人数的62.7%,这或与教育部在2020年新增超过1500个硕士点,专业型硕士占比超过74.3%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文件,专业型硕士招生规模将计划扩展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留给学业型硕士的招生名额将越来越少。

受到防疫政策等因素的影响,2023年考研报录比尚不明确,根据教育部数据,2010-2022年研究生招生报录比整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研究生报录比为31.2%,2022年的报录比跌至26.3%,考研竞争程度持续加大。

缩招vs扩招,人文社科也有春天

《报告》显示,2023年考研中艺术学、哲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以及工学门类下,学术型硕士招生名额相比2022年考研呈现下降趋势。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门类的专业型硕士招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管理学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较去年有小幅下降,专业型硕士招生人数则明显上升。

向来被视为考研避风港的哲学门类在2023年的招考中减少了84个招生名额,对于原本招生规模就不大的哲学门类来说,其产生的影响还需关注到具体招生单位的具体专业。教育学门类招生名额共减少527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双双减少200人以上。

人文社科专业有缩招,也有扩招。“卷王”新传专业,作为当前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深受跨考生的喜爱,分数线逐年升高,高校自划线也“节节高”,在2023年的研究生招考中,新传专业却难能可贵地成为文学考研里招生名额增幅较大的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2023年考研招生(非推免)为5928人,较2022年的5596人,人数增长达332。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学门类看似取消了部分专业,实则是招生方式发生了改变。历史学包括了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以及学科,以及博物馆学、民族学和文物学等二级学科。在2023年的考研招生中,历史学这一学科门类整体招生人数增加325人,且其学术性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招生人数均有增加,学术性硕士招生多调整为大类招生。

“双非”院校招生名额普遍增加 “逆向考研”成热门之选

近年来“逆向考研”(即本科就读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在考取研究生时,“降级”选择报考普通高校的现象)成为常被提及的热门概念。一方面,热门名校热度持续不下,但其招生收缩已成定局;另一方面,其他高校教学质量上升,令考生有所平衡。

专业性强、报考严格的医学,面向考研学生的招生名额变动整体较为平稳,2023年招生比2022年招生增加2,906人,普通院校为考研学生释放了更多上岸的机会。理学招生人数整体保持稳定,部分专业招生名额上涨明显。相比起稳定上涨的理学招生人数,工学招生人数的缩减就显得有些明显,双一流高校等名校的招生名额减少,普通院校与科研院所小幅扩招。

理学学硕各类学校招生变化情况。

《报告》指出,2023年985工程高校的招生名额虽然总体上涨,在原本招生人数126,070人的基础上,又新增2641人,但从工科、理科等多个学科录取名额变化来看,985、211和双一流高校留给考研学生的招生名额仍在减少,“双非”院校则进一步开放招生名额。在报考人数逐年提升的背景下,破除名校“迷信”,选择去39所985工程高校、116所211工程高校之外的院校就读,逐渐成为另一种“热门”选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