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

  新时代中国音乐学院的办学理念是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

  编纂《中国音乐大典》是体现国音科研机制改革成果的典型研究工程,是迄今为止中国音乐资源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套集权威性、集成性、数字化、立体化于一身的中国音乐文化建设工程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孔祥鑫 罗鑫 庞元元

  从创演一部部新中国历史上的精品力作,到上好一堂堂“音乐厅里的思政课”;从构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到发起成立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历经58年蓬勃发展,素有“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美誉的中国音乐学院,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0年进入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行列。

  踏上新征程,肩负着传承中国音乐之使命,中国音乐学院确立了“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理念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音乐学府”的新目标。如何在新目标指引下,全方位培养学生国学底蕴,构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为人类文化艺术和音乐教育作出更大贡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

中国音乐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音乐会上声乐歌剧系师生演唱《我的祖国》(2021年6月23日摄) 中国音乐学院供图

  倡导和建设中国乐派

  《瞭望》:中国音乐学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音乐学府”的核心思路是什么?

  王旭东:核心思路就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瞄准世界一流的同时坚持中国特色。我们把这一思路凝缩为12个字——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明确其为新时代中国音乐学院的办学理念。

  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一个重要的办学定位就是倡导和建设中国乐派。

  我们都知道国际上有维也纳古典乐派、俄罗斯乐派、意大利乐派等,而中国音乐源远流长,几千年历史发展赋予中国音乐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禀赋,中国音乐应该在人类音乐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倡导和建设中国乐派,用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教授的话说,就是要将已经形成独特乐派体系的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现象提炼为可理解的标识性符号,使其成为弘扬中华民族音乐传统、彰显中国国家文化特质的文化象征;就是要以文化自觉的理念,从理论上总结中国乐派形成的历史缘由,以文化自信的观念从学术上论证中国乐派成派的可靠依据,以文化自强的信念让中国乐派屹立于中华大地、推向全球,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瞭望》:围绕倡导和建设中国乐派,中国音乐学院有哪些可圈可点的改革实践?

  王旭东:学校加强了音乐与舞蹈学“一流学科”建设,开展了“中国乐派研究”“中国声乐艺术研究”等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研究,集全国顶尖学术力量编纂《中国音乐大典》;加强“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建设,努力构建和完善中国音乐专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中国音乐专业人才;组建中国乐派交响乐团、中国乐派国乐团,致力于中国音乐精品力作的创作演出、推广传播。

  在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方面,学校做出了一些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比如,我们牵头发起成立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目前已有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80多所高水平音乐院校和音乐机构加盟。

  依托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学校积极贡献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贡献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组织开展了全球音乐院校校长交流季、中国国际音乐大赛、联盟院校教学成果展演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学校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也得到提升。特别是对学生而言,校长交流季、音乐大赛、教学成果展演、大师课等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数十名学生获得联合培养机会赴联盟院校学习,有的已在顶级国际大赛中斩获奖项。

  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瞭望》:要把以实践性见长的专业艺术院校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国音乐学院走的路子是什么?

  王旭东:中国音乐学院开创先河,正在探索专业艺术院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路子。

  其中一个重要抓手是推进科研机制改革,提升整体科研能力。我们在原来各个系的教学组织基础上成立理论教研室,条件成熟的组建研究院。目前已形成“五院一地”的科研组织架构。再加上原有的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研究机制,我们已构建起一个科研组织体系。

  研究院明确职责,设定研究方向和中长期研究目标,以重点项目来带动。目前,学校已成功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乐派研究”和“中国声乐艺术研究”等,并聘请了来自全国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到学校研究课题中。学校的科研水平因此得到带动提升。

  编纂《中国音乐大典》(下称《大典》)是体现学校科研机制改革成果的典型研究工程。《大典》全面梳理中国音乐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以典、编、卷、册为序,把音乐思想和理论、音乐作品、音乐人物、音乐表演、音乐器物、音乐的组织、机构、院校、奖项、音乐出版与音像等按卷入册,以百卷千万字的鸿篇巨制和科学、经典、规范的编纂标准,力求构建成为当今权威的中国音乐集大成者,是迄今为止中国音乐资源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套集权威性、集成性、数字化、立体化于一身的中国音乐文化的浩瀚建设工程。

  《大典》分文论编、乐谱编、图像编、音像编,《文论编》21卷册已出版,《音像编》今年将出版43卷册。学校还以《中国音乐大典》四编内容为基础,将所有大典成果数据化,建设中国音乐大典数据库,增添纸质成果无法全面展开的文本、乐谱、图片、音响、影像等内容。

  通过《中国音乐大典》编纂,学校汇聚了音乐研究的学术人才,挖掘到音乐资料的新源泉,也开拓了音乐学术研究的新视野,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瞭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是个中要义,中国音乐学院在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上有哪些新探索?

  王旭东:中国音乐学院的人才培养覆盖硕博研究生、本科、附中三个层次,已形成集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为一体的学科专业布局和包含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及音乐教育的多位一体教学体系。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就是要探索全面建设完备的中国音乐专业教育体系。“8”指音乐专业基础课,包含《音乐理论基础》《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中国音乐史》《世界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1”指专业主课、专业副课和专业实践课,与各院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共同构成中国乐派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板块。“思政”指国家规定的6门必修思想政治类课程,“X”指通识类课程,包含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科学等方面课程。

  我们从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法三个层面推进,着力解决我国音乐专业教育中存在的教育体系不完善、课程标准不统一、专业壁垒严重和人文素质偏弱等问题。

  学校先后制定了4版培养方案、开展了53场专家论证会、修订了37门主课课程标准、编写了8本专业基础课教材,为形成我国独立设置音乐学院本科课程标准提供了实践方案。下一步我们将向附中和研究生教育延伸,构建完整的音乐专业教育体系。

  做强中国音乐教育

  《瞭望》:如何进一步做强中国音乐教育?

  王旭东:音乐教育既包括学校音乐教育,也包括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包括专业音乐教育和普及音乐教育。做强中国音乐教育,需要在三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着力提高专业音乐教育水平。专业音乐院校要扎根大国大地,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在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音乐理论研究、音乐艺术精品创演、音乐文化传承发展和服务大众等方面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中国需要若干所世界一流专业音乐院校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这样才能做强中国音乐教育。中国音乐学院确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音乐院校的目标,出发点正在于此。

  其次,着力提高普及音乐教育水平。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普及音乐教育近年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新标准的出台,还是高校普及艺术教育的加强,都为做强中国音乐教育提供了坚实基础。

  最后,进一步提高社会音乐教育质量。社会音乐教育的天地越来越广阔,它既是青少年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专业音乐院校在提升自身专业教育水平的同时应承担起引领、促进普及音乐和社会音乐教育的职责。

  中国音乐学院成立教育学院,目的就是要加强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培养研究音乐教育教学规律、承担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推动中国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我们成功申报获批了“音乐教育”本科专业,在加强“音乐教育”学术型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大力度培养音乐教育专业硕士,引领音乐教育教学高水平师资培养。另外,我们加强音乐考级体系建设,带动数以百万计的青少年和音乐爱好者参与到社会音乐教育之中,促进了全民音乐文化素质的提升。

  《瞭望》:在专业音乐教育方面,学院提出要重视“两个舞台”,在这方面有哪些亮点?

  王旭东:艺术专业最显著的特性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艺术专业技术、技能、技巧及专业综合素质都是在专业实践中习得、巩固和不断打磨、提升的,因而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实践教学实效是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和工作。

  学校精心打造学生专业实践的艺术舞台,通过开展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舞台上得到锻炼机会。学校创设了“艺术实践周”“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弓弦艺术节”和“中国民族声乐大赛”等品牌性实践教学活动,相关院系还有各种专业比赛和音乐会。

  学校还重视走出校门的社会大舞台。其中,既包括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舞台,也包括利用专业技能在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等舞台展示。学校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于国家重大活动。G20峰会、世园会等重大活动的文艺演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场合唱、冬奥会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中都有中国音乐学院学子的声音和身影。

  学校还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外事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同学们用音乐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自身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家国情怀。■

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