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考研(青岛大学考研官网)




青岛大学考研,青岛大学考研官网

“学习二十大,奋力走在前”专栏,今天,让我们走进青岛大学。近年来,青岛大学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聚集优势资源,着力实施“学科集群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两个战略,着力打造“点上有高峰、面上有高原”的学科生态体系。

人造血管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材料,长期以来,我国人造血管主要依赖美国和日本等国外公司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货周期长。历经三年时间,青岛大学房宽峻教授带领团队,攻克了精密织造等关键技术,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大动物实验,马上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房宽峻 青岛大学教授 生态纺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人造血管的开发是非常难的,这个东西一直是被西方人卡脖子,它本身就是用纺织的技术制造出来的一个东西,但是这个东西要用到人体身上,它要解决很多医学方面的问题,比如说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它的顺应性,人造出来的这个怎么和人的血管有同样的功能,这些方面就必须是医学方面的专家和我们一块来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房宽峻教授邀请了青岛大学医学部研究纺织与医药方面的专家吴桐,共同参与到人造血管的研发中。

吴桐 青岛大学医学部神经再生与康复研究院副院长

正好我的研究方向就涵盖了这一方面,尤其是对各种不同生物医用材料的相容性评价和表征,包括体外细胞水平的实验,包括体内动物皮下,甚至小动物移植相关的实验。通过这样的一个合作交流,可以在房教授之前人造血管制造工艺和涂层工艺研发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我们细胞和动物实验水平的评价,来反过来优化当时的参数。

房宽峻 青岛大学教授 生态纺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这个项目怎么来完成,选哪些人来加入这个项目,就经历了揭榜、挂帅、点将的过程,跟生物的、医学的很多教授合作,我们建了一个团队,现在这个团队有35人,我们(人造)血管的这个技术指标,达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最好的人造血管的这些技术指标,这就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我们的学科交叉融合有很大的关系。

按照学科方向开展“有组织科研”,青岛大学坚持“需求导向、开放引入”,采用“点将制”与“揭榜制”相结合的原则,组建形成多学院联合、多学科参与、层次结构合理的交叉研究团队。以“揭榜挂帅”的形式确定战略科学家和各学科方向召集人,组成“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学者+博士后”老中青结合的学科团队,不同层次人才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学院学科壁垒,在这一过程中,大平台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在青岛大学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用海带等海洋生物制作成的纤维原料,就是依托大平台实现的。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多学科基础和优势特色,综合确定重点研究方向,搭建学术平台,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夏延致 青岛大学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它是一个国家级平台,汇聚了一大批纺织、材料学行业的人才,然后这批人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在纺织的这个专业特色方向上,有一些重大突破,有些项目应该是国际或者国内领先的水平,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一大批,通过项目方向的引领,那么带动了整个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成果转化方方面面,所以说大的平台对学科建设有很多促进作用。

前不久,全国首例“量子远程手术”在青岛顺利实施,这场手术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牛海涛教授带领团队实施,通过“量子+医疗”的有效结合,开启了远程手术新时代。这项成果的成功运用,得益于青岛大学重点打造的“医学+”高峰学科集群,按照“统一规划、共建共享、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基本原则,实现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转化。

张蓓 青岛大学医学部副部长

“医学+” 这个“加”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科之间要交叉、团队之间要加、科研人员之间也要加,加的范围也很广泛,包括学部内,像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和药学,也可以包括医学部与其他学部,像计算机、系统、纺织进行交叉,另外包括医学与校外的平台进行协同,共同完成一些科学问题、科研的提升,尤其是医学科研的提升,它不但使我们的医学学科建设提升到新的水平,更关键的是它可以切切实实解决医学当中的难点和瓶颈,可以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保障,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近年来,青岛大学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服务山东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根据发展基础和传统优势,把41个一级学科凝练组合成7个学科集群,重点打造“纺织+”“系统+”“医学+”3个“高峰”学科集群,着力建设“经管+”“文化创意+”“师范教育+”“新能源+”4 个“高原”学科集群,通过学科集群化、交叉融合式发展,让学科在“高原”上攀“高峰”。“十四五”以来,学校获批山东省科技奖励22项、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4项,新增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及课题27项、国家级人才20人、省部级平台6个,已初步构建起“点上有高峰、面上有高原”的学科生态体系。

夏东伟 青岛大学校长

青岛大学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学科集群发展和交叉融合为路径,以引育高水平团队、产生标志性成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着力点,全面整合创新资源,联合共建跨学科平台,深度激发学科发展活力,探索建立跨学院联合、多学科攻关、跨学科创新的学科集群建设机制,为服务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作出青大贡献。

青岛大学考研(青岛大学考研官网)

赞 (0)